肖加鸿的墨彩:绘画的戏剧与面孔的诗学
发布时间:2022/8/22 20:40:15
中国传统水墨画注重“诗情画意”,画中题诗,诗中有画。然而,这种表现方式停留在表现意境本身,毫无戏剧化成分。陈洪绶试图在水浒叶子、西厢记的插图等人物画上,传达某种戏剧性的效果,但是并没有实现。
然而,水墨现代化是历史的必然。到了20世纪,随着西方美学与现代主义的流入,中国水墨画的表现力更加丰富。其间,林风眠在中国的传统水彩之上融入了西方立体派叠加手法,对传统有所推进。
真正意义上的绘画戏剧化,是从肖加鸿先生开始。肖加鸿扬弃传统的程式,在中国画中融入各种西方画风,开创了“重彩写意山水画”。肖加鸿以自己对工笔重彩卓越的驾驭能力,融入毕加索和马蒂斯等人构成主义理念,让线条交错叠加,产生错视重围的、极富现代感的视觉效果。有了线条的流动和交错,肖加鸿所画的人物形象变得扑朔迷离、丰富迷人,充分展现了意象笔墨的自由感,建构了一个犹如戏剧一样动态展现的画面。
肖加鸿画中的戏曲脸谱、仕女图人物的姿态与线条的色块内在地融合在一起,似乎是线条本身生长出人物形体。在这个意义上,与林风眠所走的简约描画和清新明丽的风格不同,肖加鸿的画面走向的是繁复充盈和梦幻迷人的语言建构,是对当代人所处生活的直接回应。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更明确肖加鸿绘画的贡献:对水墨继续戏剧化的深化,以大写意的重彩来丰富水墨的语言,并且使之充满诗意。水墨画本身受到材质的限制,与油画相比表现力比较弱,肖加鸿这种重彩水墨戏剧化的表现手法,大大提高了水墨的表现力。
比如肖加鸿名2006年的作品《思》,一个以白色为主、蓝色映衬边缘而勾勒出来的女性形体,有着马蒂斯式线条的韵味,尤其是简笔轻松地画出人体性感的乳房,线条圆劲柔婉,一下子就激发出画面的生气,这圆转的笔法在画面反复回响,而且与其它各种颜色的线条交错,完好地融合起来。画面的迷离让我们陷入恍惚之思,似乎是这个女子身体的气息迷惑了我们,召唤我们进入一种迷梦一般的迷思之中,但是一旦辨认出她优美的形体,我们又感受到无尽的审美的愉悦!
肖加鸿的这类作品带来了一种新的视觉感受,既保留了传统的余韵又与当代的影像审美结合,突破了绘画的片面性。
肖加鸿作品上那些交叠、交错以及相互覆盖的线条很好地转换了传统水墨的线条,使之更加富有表现力,画面总体看起来犹如西方中世纪教堂马赛克的镶嵌画,其丰富的装饰工艺效果让人难以忘怀。肖加鸿集中表现线条和色彩之间关系以及潜能的开拓上,其色彩的绚烂和色彩的“重量”来自于对国画颜料的重新认识及其表现力的挖掘。因此,他把水墨和色彩很好地交融起来,与油画相比毫不逊色,线条在穿插和重叠之中,绘画的重量感产生了,似乎这些线条确实有着马赛克玻璃一般的质感和重量,线条的力量体现出画家几十年的功力。
让线条具有诗性,这是肖加鸿对戏曲脸谱的重新表现,通过线条的叠加和色彩的反复涂绘,让脸谱这个中国人特有的自我认识的形象获得了新的生命。脸谱既是中国人自身寻求自我的符号,也是中国人对生命情态的独特表现,这是面孔的诗学。这些脸谱看起来是一个个具有一般类型的人物脸谱,似乎没有个性,实际上是绘画本身所塑造的脸谱隐含着艺术家本人的个性,它并不是僵硬的脸面,而是可以调节的面容,更是对生命容颜的执着之爱,丰富多变的色彩丰富了人物的表情。如果说俄罗斯肖像画贡献了人自我思考的心灵的眼睛,那么中国画家对人物肖像画的贡献应该在接续传统线条的活力、增加色彩和诗性,为之增加新的绘画语言上。
不仅仅如此,画面上的线条在自由地生长变形中,走向了更加富有当代性的抽象思考,那些戏曲脸谱人物上以勾线塑造的眼睛形状,以及线条构成所形成的局部三角,在画面上占据主导之后,整个画面都是由如此带有眼睛的三角形构成,似乎整个画面充满了眼睛,当画家以大写意的笔触转出眼球的轮廓,还给凝视带来了巨大的运动感。这是富有强烈的当代视觉语言的表现手法,早在2007年的《媚》这个作品上得到了充分体现。而在画家2009年的系列作品更加自觉化了,比如《群象》、《梦屿》和《歌潮》等等作品上就体现得尤为明晰,而且富有诗意,如同画家的诗人朋友江湖海为这些作品所取的诗性化的名字,贴切而激发想象。因此,不是我们在观看画面,而是画面在凝视我们,这个倒转的凝视,重新打开了画面的无尽意味。
绘画的表与里之间的关系也处理得非常到位,线条在表面的穿行和内面人物场景的表情之间,并不是外在建构起来的,而是彼此交叠的,但是又并不是立体派的那种打破透视法的重叠,而是充分信赖中国传统线条的表现力,让线条说话,让线条伸展,这就让线条带上了戏剧的性格。脸谱不仅仅是类型化的脸谱,而是结合了凝视和反思的诗性,这面孔的诗性浓缩了艺术家对生命的执着之爱,从而让线条具有了现代性的表达能力,人物形象和线条的融合让我们进入的是一个有着时间性和历史性的生命世界——那是线条几千年一直在不止息生长的秘密,肖加鸿的作品唤醒了这股活力,这是水墨戏剧化的重大意义!
肖加鸿作品的画面建构出一个迷宫一般的世界,形象地描绘出了我们这个混乱和忙乱的时代的本质特征。画家有时候直接走向线条抽象地建构,看起来如同直观的现代都市的线路剖面图,这是画家走向抽象的契机。这让肖加鸿的作品在知天命之年之后,走向更为独特的风貌。